法官日志:解“法结”更化“心结”

  发布时间:2025-08-22 10:08:47


“这么热的天,为了我们的事,让你们中午加班加点,帮我们解决到这个点儿,我现在就签协议!”当事人刘某笑着接过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姚强专委手中的调解协议,郑重签下了姓名。
随着时间定格在中午1点钟,两位当事人相视一笑握手言和。一场持续了1年有余的诉讼纠纷,终于圆满划上了句号。
刘某与陈某原本是同乡,后来一起进城务工。刘某接了工程后找到陈某,让陈某带着一帮工人施工。后因工程劳务费拖欠问题,昔日的旧友逐渐反目,矛盾越积越深,终至对簿公堂。
“审判长,您可得给我评评理!”当事人陈某猛然间站起来,手臂上的青筋凸起,愤怒地说道:“俺跟着刘某干活,干了1万多个平方,他却一直拖着我的工钱不给我……”
话还没说完,包工头刘某猛地一拍桌子,“老陈,是你干活没干好!再说,我已经提前预支了你一大笔款项,你怎么能说我没给你工钱?”
窗外骄阳似火,法庭内的气氛却降至冰点,长桌两侧,两个男人像两座对峙的冰山,庭审一度陷入了僵局。
姚强专委注视着双方脸上微妙变化的表情,默默在心里改变了审判策略。“陈某,刘某,你俩先别争了,你们是一个村出来的对吧,这些年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也不容易吧?俗话说,出门靠朋友,你俩又是工友又是老乡,关键时候互相帮一把,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
一席话引起了刘某的回忆,愣了一下,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脸上浮现一丝笑容,“是啊,我们是同乡,找到活了,我都想拉着陈某一起干,要不是我的工钱也没要回来,我也不想拖欠他的劳务工资呀……”
陈某此时也红了眼眶,“我就是信任他,才一直跟着他干,要是他愿意给我付工钱,我愿意作出让步……”
眼见气氛有所缓和,姚强专委“趁热打铁”走下审判席,来到双方当事人中间,“老刘,今天你就给个痛快话,这个钱能不能给?老陈,你也拿出诚意!”
“可以,我愿意这个月就付一部分,剩下的年底前一次性结清!我同意签协议!”包工头刘某率先表态。

“既然这样,我也愿意给老刘宽限时间……”陈某笑着说。

最终,在姚强专委的主持下,协议签署快速而顺利,双方当事人“一笑泯恩仇”,萦绕在心头许久的“心结”被解开,双方的眼中泛着泪花,又含着笑意。姚强专委用人性化的调解,为农民工讨薪筑起了一座温情的桥梁。


责任编辑:柴迎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