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河畔写赤诚

——记河南省上蔡县人民法院蔡沟法庭副庭长张耀宗

  发布时间:2010-03-02 10:33:02


    引言:

    张耀宗,下乡当过知青,到部队当过兵。两年的知青生活和六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和勇于进取的作风。1993年调入法院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01年获取河南大学法学院学士学位。2004年6月任蔡沟法庭副庭长,2006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人民法庭法官。

    2004年6月,他受命来到离县城最远、工作生活条件居全市最差、位于黑河岸边的蔡沟法庭主持工作。到任后,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铮铮誓言,只有踏踏实实的铿锵脚步,六年来,他使一个设施简陋基层法庭,建设成为现代化功能齐全的优秀法庭。他被老百姓誉为当事人的贴心人。他就是河南省上蔡县人民法院蔡沟法庭副庭长张耀宗。

    知难而进  锐意开拓

    他第一次走进蔡沟法庭的大门,眼前的景况比他来时想象的还要差;不足400平方米的院子里,座落着9间低矮的瓦房;推开房门,呛人的霉味扑鼻而来;潮湿的地坪,人往上一站能踩出水;脱尽油漆的窗框因缺少玻璃,被塑料膜遮盖着;透过脱落的天花板可见到外面的天,冬不遮雪,夏不挡雨……。面对这样破旧的法庭,他来前虽有思想准备,不免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凄凉。“没有退路可走,只有开拓进取!不能辜负院党组和同志们的重托和信任,更不能辜负辖区三乡一镇28万人民的期望!”他首先从加强政治素质入手,组织大家学习全国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同边远山区法庭的工作环境作对比。在比学中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年,他带领全庭两名同志,为辖区群众调处民事纠纷600多起,2005年度,蔡沟法庭荣获“集体三等功”。 2007-2009年该庭被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庭。2006年,同年年底,他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人民法庭法官”称号。2008年被驻马店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05-2009年他连续被上蔡县委县政法委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司法为民  情系百姓

    上任伊始,张耀宗发现辖区有两个乡与法庭之间路程较远且交通不便,一些老人为起诉案件,竟步行几十里到法庭。为减轻这一群体的诉累,他在全院率先提出了“巡回办案,就地调解”的工作原则。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多调少判,他把调解窗口前移,把审判台后挪,许多纠纷未经开庭,即在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得以解决,他的这一举措,为构建和谐农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得到了市中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并准备在全市法院系统推广。

    他常说:“老百姓告到法庭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有一点办法他们不会到法庭,不能因事小而敷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集镇一位86岁的吕老汉到法庭口诉:自己满口假牙,不能吃硬实饭。每轮到在二儿子家吃饭时,儿媳总是炕饼子,存心不让他吃饭。老人请求:“每顿饭能吃上软馒头。”这是张耀宗办案以来遇到的标的最小、请求最低的案子。瞬间,老人的口诉在他的胸中化成了愤怒、憎恨、鄙视。他恨不得立即将被告人抓来揍他一顿……。凭多年的办案经验,他按捺住内心的冲动。他深知:这类案件如果处理不当,非但解决不了纠纷,相反,可能会因老子告儿子,使老人今后的处境更加困难。法律毕竟不是万能药。于是,他劝说老人回了家。当天夜里,他带着一名书记员,悄悄去了老人所在的村庄,找到该村民调组织说明来意,让民调组织从侧面做老人的儿子、儿媳的工作。几天后,民调组织反馈消息:做工作的第二天,老人的儿子、儿媳自知理亏,不仅向老人道了歉,还特意为老人炖了一盆“嘣嘴烂”的鸡汤。

    他每次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总是把警车停到村庄后人们不易看到的地方,然后步行进村。他说这样做有三条好处:一是不扰民,二是不吓人,三是好找人。他知道,当事人之间本来就产生了民事纠纷,如果再开警车浩浩荡荡地进村,被诉人会感到没有面子,使原有矛盾更加激化。几年来,张耀宗坚持以体民情、便民诉、解民忧、暖民心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在处理民事纠纷中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以庭为家  无怨无悔

    自踏进蔡沟法庭大门的那一刻起,张耀宗就以庭为家,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工作上。由于案多人少,三年多来,他除了到院里开会、报材料外,常年住在法庭,节假日也很少回家。远在县城的家,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歇脚的驿站。去年入秋,远在漯河市读高中的女儿得了重感冒,妻子几次催他一块到学校看一下。他说:“感冒是常见病,吃点药就好了。”谁知第二天早晨六点早读时,高烧了一夜的女儿突然昏倒在教室里。当他赶到学校,看到刚刚苏醒的女儿独自躺在医疗室的病床上挂针时,对女儿的愧疚使他内心一阵酸楚。父女相见,四行热泪传递着彼此心中的感受……。稍后,他强作微笑地对女儿说:“没办法,庭里的事太多了……别害怕,爸爸一来,你的病就会好的。”听似无奈的话语,却道出了这位基层法官对法庭工作勤恳敬业的心声!抒发了他对辖区百姓关爱的情怀!

    目前,张耀宗整天奔波在田间地头与法庭之间,为在春耕期间诉讼的当事人默默的服务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分昼夜、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辛勤耕耘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