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冷暖挂心间

——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三农”案件调解、践行司法为民纪实

  发布时间:2011-09-08 08:54:06


    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以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司法需求,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在审理涉农案件中,注重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开展立案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做到能调则调,应调尽调,积极为“三农”服务,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1-8月,该院共审结各类涉农案件328件,调解结案242件,调解率达73.78%。

     正阳县地处淮河沿岸,是个农业大县,全县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4.4%。涉农案件时有发生,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正阳县人民法院将司法为民作为法院执法工作的着重点,将法律体现的人民意志落实到保护人民、制裁违法的审判工作中去。加大对涉及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害农案件的审理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如去年7月份,该院受理付寨乡王某等农民诉被告尚某因出售假农药而导致花生减产案件,该院于当天立案,并全部缓交了诉讼费,及时向被告送达相关手续,引导农民对损失进行评估,对农药进行鉴定,及时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倾情调解促民和 。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 该院始终把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首选方法,把调解贯穿于审判、执行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道德评判的攻心优势,将亲情、友情、温情、真情融入到调解工作中,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案结事好。与此同时,该院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深入推进群众参与的纠纷化解机制,完善 “诉调互动互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了“多元调解到农家、普法教育在基层、综合治理遍乡村”的工作格局。如李某1995年与妻子离婚,把自己承包的4.3亩耕地交给村民王某无偿耕种,自己则外出打工,后来由于减免了各种农业税费,实行了良种补贴,李某觉得耕种土地划算,便产生了收回土地的念头,但王某不同意返还,眼看着春耕即将开始,王某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候他想起了巡回法庭的法官们,于是通过电话说明了情况,请求帮助解决。没想到第二天,巡回法庭的法官便来到村里解决纠纷,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法律疏导,终于王某同意返还土地。

    耐心调解促和谐。 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庭前、庭中、庭后的全过程,积极拓宽调解思路,注重不同类型案件的调解方式。该院先后总结出“三二调解法,利益分析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为提高调解成功率,该院实行审判员、庭长和分管院长“三级调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争取案结事了。同时,该院还进一步拓宽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积极尝试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调解的新模式。如该院少年庭庭长潘德芳在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以人为本,尽可能地运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连续三年附带民事案件案件调解率达100%,赢得了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赞誉,这一做法得到最高院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在近几年正阳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为民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中,作为“一手托两家”的执法部门,该院的工作得到了代表们的广泛认同,群众对该院的称赞声逐渐加强。该院也因此连续三年被市、县政法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