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驻马店频道讯 在岁末年尾大批农民工离城返乡之际,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市两级法院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自今年11月10日开始,到明年1月10日结束。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是:新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剩余案件春节前全部办结;已排查出的超期未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结案率达到100%;已排查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执结率达到90%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全市两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采取十项措施,坚决制止和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各种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1、建立快速立案机制。对农民工当事人起诉追要工资和劳动报酬的,当日立案。推行假日立案、电话预约立案和上门立案等快速便民立案措施,缩短立案周期。并为农民工提供导诉、答疑、代写诉状等“一站式”服务。2、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农民工当事人,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用,确保农民工打得起官司。3、整合资源,集中办案。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审理、执行专门合议庭,确保案件尽快审理执结。4、加大巡回办案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报酬案件,可到工地、工厂现场开庭,方便农民工当事人诉讼。5、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力度。对农民工因客观原因不能提供证据的,可依职权积极主动调取相关证据。6、依法采取民事强制措施。对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的被告,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的当事人,可依法采取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7、加大调解力度。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将调解贯穿于立、审、执全过程,创新调解方式,强化诉前调解,努力提高案件调解率和履行率,做到案结事了。8、穷尽执行手段。对拖欠工资、劳务报酬事实清楚的,可依法先予执行;对判决后不按时履行的,依法尽快强制执行;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采取责令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奖励举报、委托审计等手段,加大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力度;对久拖不履行的,综合运用限制出境、媒体曝光、限制投资置产等制约手段,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对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的农民工确有生活困难的,给予必要的司法救助。9、加大惩戒力度。对故意拖欠或消极躲避不支付农民工工资、逃避执行的,运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予以惩戒,同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建议降低资质、限制承接新项目等;对情节严重的,依法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交有关部门侦查起诉,追究刑事责任。10、加强协调联动。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争取政府、政协支持,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建设主管部门、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