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失足“弟弟妹妹”们的新生

——记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赵雪莲

  发布时间:2013-03-25 10:59:42


    前不久,驻马店市某中学的赵方(化名)给驻马店市中级法院少审庭写来一封饱含深情的信,感谢“法官姐姐”给了他新生。

    信中提到的“法官姐姐”叫赵雪莲,现任该庭助理审判员,只有二十多岁。2012年8月,赵方因与同学打架,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回想起校园里的快乐时光,再想想即将服刑的日子,赵方后悔万分。抱着一线希望,他提出了上诉,希望能重回校园。当得知判缓刑必须要给受害人足够赔偿并取得对方谅解时,想想全家只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勉强度日,赵方绝望了,一度连死的心情都有。令他没想到的是,上诉后一个月后的一天,父母到看守所接他回家。父母告诉他,赵法官为了他,一次次地调解,终于取得了对方的谅解,家里也没赔多少钱,为了他上学的事,又多次做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对此,赵方感动不已,他在信中说,“是姐姐给了我新生,让我重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校园,回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身边。姐姐,今后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站在被告席上的都是些不懂法懂事的小弟弟小妹妹,看着他们那充满渴望和悔恨的目光,我觉得怎么也得帮他们一把,不然的话,他们的人生就毁掉了,家庭的希望也就破灭了。”面对同事们的赞许和当事人的表扬感谢,赵雪莲常这样说。对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她都从“爱”出发,从“帮”入手,在“挽救”上下功夫,饱含深情,尽心竭力地挽救和帮扶失足未成年人,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姐姐”。孩子们不懂法,她说法律,讲案例,教育他们;有抵触情绪,她与他们细心交流,用情感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有可能自暴自弃,她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他们,能判缓刑的坚决不判缓刑,并为他们的上学学习操心。参加工作还不到5年,她主审、参审的案件达315件,涉及被告人461人,不管是判处实体刑还是缓刑的,无一人重新犯罪,并有60多人升入大中专院校或高一级中学学习。

   “我还能回去上学吗?”在提审被告人小张和小王时,悔恨莫及的两个初中生不停地问赵雪莲这个问题。暑假期间,小张、小王跟随着几个社会青年参与斗殴,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到法院。经多方做工作,在被害人亲属对他们予以谅解的情况下,赵雪莲建议法院对两人判处缓刑。之后,她又多次与学校沟通联系,最终让他们重返课堂。两个孩子含泪对她许诺:“感谢法官姐姐给了我们继续求学的机会,我们不再乱交社会上的人了,一定读好书,走好以后的路。”

    法院少年庭审理的案件主要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被告人,赵雪莲想法设法帮他们;对那些难以走出阴影的未成年被害人,赵雪莲同样伸出援手。对于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尤其是拐卖妇女儿童、强奸等案件,她在为受害人伸张正义的同时,往往在“案结事了”之后,还在为 “案结事不了”而忙碌:对受害的妇女儿童进行后续帮扶,让她们走出阴影,健康生活。截止到目前为止,她利用自身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帮助走出阴影的被害人达五十多人。现在无论是这些被害人还是那些未成年被告人都还和她还保持着联系,孩子们都愿意和这位与众不同的大姐姐谈心聊天。

   “雪莲姐姐,我考上高中了……”电话里小艳(化名)激动地向赵雪莲分享着她的喜悦。小艳是赵雪莲所审案件的一个被害人。

    在赵雪莲主审的这起强奸案中,虽然被告人依法受到了法律严惩,但16岁的被害人小艳却牵动着赵雪莲的心。正值花季却惨遭不幸,小艳目光呆滞、闭口不言。她知道,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发生,女孩的父母非但不去安慰女儿,反觉得很丢人。小艳,正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折磨。大学时曾担任过校心理学会负责人的赵雪莲,查找有关青少年心理伤害的资料,找寻与小艳的沟通方法。见到小艳后,关于案件的话她一句都不说,只是跟小艳闲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大学趣事,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小艳回忆童年的快乐。终于,小艳开口说话了。第二次见面,她和小艳的对话就畅通了。“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她像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又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领着小艳走出了那片精神的沼泽,顺利地升入高中,踏上了坚实的生活之路!

    一张张充满稚气的面孔,一件件令人深思的刑事案件,让赵雪莲一直在思索,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避免更多的孩子误入歧途。结合审判实践,她及时归纳、梳理工作经验,撰写了《关于我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教育程序的调研报告》等一批高质量的报告,并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作中。

    “青少年之所以犯罪,与不懂法有关。”为此,她经常到学校给学生们上法制教育课,但总感到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

   “能否考虑建立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到这里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呢?“在团市委和法院领导的支持下,赵雪莲着手收集典型案例,把案例、图片制作成法制教育记录演示片,在驻马店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演示片里所涉及的案件和当事人都是真实的记录,以案说法的生动演示让数万名学生在这里受到了触动心灵的法制教育。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案件审结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对孩子的帮教需要更多的付出。工作以来,为了案件调解,为了孩子帮教和走访,赵雪莲推迟了婚期,无暇顾及房子装修,没有节假日,带病坚持工作,有几次都累晕在工作岗位上。2012年9月,奶奶病危,当时她正在为了挽救一个失足的孩子做双方的调解工作。等案件顺利审结之后赶回家中时,奶奶已经下葬。她泪流满面,很长时间都不能原谅自己。2012年春,她脚部动手术,爱人每天接送她上下班。同事劝她休息,她说:“我脚伤了,还可以手写文书,眼看卷宗。”硬是一天没耽误工作。她担任着庭里内勤,读着在职法硕,还拿到了刑事审判口的办案冠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爱心和付出,为她赢得了“法官姐姐”最高荣誉,这是当事人对她的最高嘉奖;她的努力和成绩,让他获得了“全市三八红旗手”、“全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被荣记个人二等功,这是组织上对她工作的肯定。在少年庭审的道路上,赵雪莲正用自己的爱心与真诚,书写着一位年轻法官的正义和追求。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