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读书,从人文历史到各类小说,从书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从孔孟的治国育人之道到金庸古龙笔下的侠肝义胆。然而,在这些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路遥的绝世之作《平凡的世界》。它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民的形象,书中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便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确,两本书中确实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两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有着坚韧的信念,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路遥用自己的笔刻画出了一群敢于奋进、勇于进取的年轻人。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劳动人民,尽管他们各自的生活都有着种种苦难,但是面对苦难,他们百折不挠,始终在艰苦卓绝的奋斗,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
在这本书中路遥刻画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如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孙少安,男性的精神导师——田晓霞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仍是是主人公孙少平。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苦难并不可怕,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面对苦难,百折不挠,那么你便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孙少平的生活可以说是遍布荆棘,他从小便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家庭,中学时只能啃着“黑面馍”支撑学业。毕业后外出打工只能做小工背石板,即便是招工入煤矿也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活。尽管如此,孙少平依旧非常乐观的在和苦难做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苦难有着主动选择和迎接挑战的勇气。虽然他的生活充满了苦难,但是面对苦难,孙少平没有倒下,他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他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的男儿,他有着铮铮铁骨,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不管生活给了他多大的磨难,他一直在奋斗。他的人生可以描述成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虽然苦难几乎是一直充斥在他的生活当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困难压垮,在痛苦和磨砺中,他反而对苦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是对苦难的骄傲感和崇高感。孙少平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我们遇到的苦难也许没有他生活中的十分之一,但是我们却经常抱怨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其实苦难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谁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苦难,我们应该如孙少平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那么苦难终将会过去。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喧嚣浮躁,充满了道德危机的时代。路遥笔下那个时代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久远的时代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每一个有梦想还正在追梦的人便更应该认真品读《平凡的世界》,感受一下书中那个久远的时代,那种人生应有的信仰与追求。它会让我们懂得:尽管命运是那么的不公,尽管社会也存在着不公,可是只要你拥有信仰,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那么你终将获得最后的成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在浩淼的宇宙面前便显得更加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我们做着平凡的工作,也许我们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向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便是另一种伟大,平凡中的伟大。